酸甜苦辣咸,此“五味”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在统计岗位上长期工作,品透其中“五味”,感受其中喜怒哀乐愁,真正做到流得“咸味”、耐得“酸味”、吃得“苦味”、 受得“辣味”、享得“甜味”,也是人生难得的境界和经历。
一、耕耘数海,流得汗水“咸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生的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辛勤与汗水,统计工作亦是如此,虽说统计工作用不着锄耕田间,但也算得耕耘数海了,统计的每一次调查、每一个数字都是统计人一步步丈量出来的。以人口普查来为例,在长达三个月的普查时间里,普查员早出晚归,抢在普查对象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进行普查,统计工作人员加班加时在办公室审表,一审就是一天,普查结束后,一个同事感慨道:“天不亮就开始审表,天黑才回家,都好久没有看见太阳了”。的确统计人流了多少汗水也只有自己才知道!
二、守住清心,耐得心中“酸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就像有的统计同志认为,统计工作太心酸,不是因为统计工作辛苦于幕后,常年面对清灯孤影;也不是因为统计社会地位低,总是好言好语的向人要数;更不是因为统计工作清贫,而是,辛苦工作换来的误解议论以及对数据成果的质疑,因此,有的同志因为心理不平衡而感到心酸委屈。针对这种极易传播的思想苗头,一位身边从事统计工作30年的老同事是这样用实际行动回应的——继续坚守岗位、再创佳绩、默默的感受着统计数字带来的快乐,也感染着他人。他把品味统计清贫之酸,寂寞之酸,委屈之酸当成人生难得的滋味,一颗清心为我们树立了不图名利、甘当绿叶的榜样形象,颇有一番身在统计世外桃源的味道。
三、虚心学习,受的批评“辣味”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统计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只是工作中除了自我积极主动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以来是学习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坚持并予以学习。这点在统计工作中格外适用,因为统计工作需要格外严谨与谨慎的逻辑思维,不允许我们有半点马虎,哪怕是小数点后两位。对于统计业务中出现的任何错误我们要敢于批评及接受批评,习近平同志说过:“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只要处于公心,批评批出辣“味”,批出质量,批出水平”,对此,我们要有善纳忠言的态度,要广开言路,认真批评倾听别人的批评意见,要认真接受,深刻反省,及时改正,才能在批评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四、默默奉献,吃得工作“苦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乎每一次大型统计工作都像春雨一样,悄悄的到来,却默默的滋润着大地。奉献常说常新,奉献有大奉献,也有小奉献,统计的奉献就是默默的奉献。统计工作苦在长年累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斤斤计较的审核着每一个数字,时刻绷紧数字这根弦,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累并旋转着,苦并快乐着,这是统计人生真实的写照,作为每一个统计人我们早已让吃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方式,默默的工作,让工作成为一种境界,一道风景。
五、乐在其中,享得统计“甜味”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身在统计,便深爱统计,乐在其中。乐在统计,数字便不再枯燥,而是跳动的生命;乐在统计,统计不再平凡无奇,而是心中波涛汹涌;乐在统计,工作不再是烦恼琐事,而是一种充实的幸福。乐在其中,活在当下,就像老一代领导同志曾经对我们青年的希望一样:“此时、此地、此身”。 此时,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到以后;此地,在统计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做好统计服务;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不推给别人。 相信若能做到如此,统计处处是“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