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浑江区认真贯彻稳增长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绿色转型这一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带来的种种压力,全区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向好、主要指标稳中有升的局面。
一、经济运行
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26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6.6%和7.4%。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5.5:59.8:34.7调整到5.5:58.9:35.6,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2、农业生产稳步提升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0.9亿元,林业产值2.7亿元,牧业产值3.1亿元,渔业产值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完成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4.5%;粮食产量达到2.78万吨。
农业结构更趋合理,蛙、菌、参、药、菜、牧、果、花等板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72户。
3、工业生产运行缓慢
2015年全区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3亿元,同比增长7.0%。
工业企业效益不断下滑,支柱产品原煤、洗精煤、焦炭、铁精粉等资源类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降,影响企业效益的增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56亿元,同比下降69.9%,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94亿元,同比下降6.5%。
在工业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有4户符合条件的规模企业,已经顺利通过国家审核,进入企业联网直报名录库,扩充了2016年工业经济总量。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6.9亿元,同比增长11.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3.5个百分点。
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7项,完成投资88.9亿元,占总投资的65.7%。工业投资完成55.2亿元,占总投资的40.8%。
虽然投资项目数量较多,但亿元以上项目占比重较少,投资仍以中小项目为主。
5、财政收支压力增大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29亿元,同比下降9.4%,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0.3%。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4.58亿元,同比增长4.5%。受经济下行和企业政策性停产影响,财政收支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税收质量不高,可支配财力有限,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
6、消费市场增速下滑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4亿元,同比增长8.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了4.1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和零售业分别完成16.29亿元和84.58亿元,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完成2.14亿元和11.63亿元。
7、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浑江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作为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6亿元,同比增长18.7%,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50万美元。
二、社会事业
(一)科技事业
全区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8项,其中科研项目6项,试验项目2项。
(二)教育事业
全区共拥有各类基础教育学校41所,其中初中11所、高中1所、小学29所。在校学生达13819人,教职工人数2109人,专任教师1693人。
拥有各类幼儿园94所。幼儿园教职工人数556人,专任教师399人,在校学生4358人。
(三)卫生事业
全区共有各类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拥有从业人员5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4人,实际开放床位582张。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万人,实现现有农民全覆盖,补偿金额达到2321万元,受益人数达到22866人。
三、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一)人口与就业
年末总人口337229人,其中城镇人口291736人,乡村人口45493人。总户数146642户,男性165910人,女性171319人。人口出生率3.85‰,死亡率4.99‰ ,自然增长率为-1.1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90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12人,其中安置大龄特困人员1101人。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20558人,其中异地转移8874人,就近就地转移11684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2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二)人民生活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0元,比上年增长6.5%;支出达到18920元,同比增长6.7%。
(三)社会保障
参加新型农村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8万人,发放养老金1.5亿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7万人,发放养老金1.53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7.1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3万人。
(四)社会福利与救济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城市低保月补助标准人均426元,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人均2308元。
按城乡划分,到12月末城镇居民共有15922户、25929人纳入低保范围,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种补贴8658万元,其中低保金达到7200万元;农村共有6944户、9024人享受低保补助,发放低保金1558万元。
注: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使用时请以当年度统计年鉴为准。
3、人口数据来自公安部门户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