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文荟
用奉献致敬青春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7-06-09   收藏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历史和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代谋臣对君主的奉献;“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雷锋对祖国的奉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1919年中国青年对世界革命的奉献。作为新一代的统计人,我们在传承中,用奉献致敬青春! 

  提到爱国,提到奉献,我总会想到起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1968125日,一架飞机在西安机场失事,仅一人幸存。在整理的尸体中,发现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尸体中间,一个公文包完好无损。他们是谁?包里又装着什么?生死关头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小小的公文包?最后确认,他们就是59岁的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郭永怀,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了解,可提起 “两弹一星”却家喻户晓。他受钱学森教授邀请回国,他这个比生命还重要的公文包里,装着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研究的重要资料。他们至死的信念是,奉献生命也要保护资料,保护中国日夜奋战而来的研究成果。郭永怀走后的第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郭永怀走后的第31年,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章,而他是唯一的烈士。对,唯一的,烈士! 

  我常常想,在二十世纪初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有多少牺牲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常常想,在五六十年代那个一穷二白的孱弱中国,又有多少人用汗水和生命换来了如今大国的崛起?我常常想,时光流转到2017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是否还记得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不能忘,也不敢忘。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而高速发展的时代,可能不需要我们真的拿生命去付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奉献。去年,一次幸运的机会,我成为了一名“统计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迄今参加过的唯一的一次普查工作,我胸前这个工作牌又赋予了我了一个新的身份——普查指导员。第一次冒着零下三十度的寒冬挨家挨户地走访,第一次知道我们有多少个乡镇、村庄、农户,第一次走进养鸡大户的养殖基地,这一刻我找到了青春的意义!“如何申报是你的义务,真实普查是我的责任”、“农业普查,福到万家”,正如这些标语一样,我们用责任走进千家万户。每当我感觉有些累了,都会低头看看这个“普查指导员”的牌子,因为我知道它就意味着奉献和责任! 

  在统计,我看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的统计人,他们将青春毫不保留的奉献给统计。从青年到中年,一路青春,一生奉献,我们向最美的岁月致敬!“最美统计人”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为大家舍小家,爱岗敬业、默默付出的统计人,他们身上凝结着所有统计人的影子,我们向最美的奉献致敬!平凡的岗位,执着的坚守,我们向最美的青春致敬! 

  青春正当时,少壮需努力,我们用奉献致敬青春!统计正当时,乘风破浪、顺势而为,统计人,沸腾青春,奉献余生!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