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文荟
统计人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统计工作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刘美君   发布时间:2017-04-17   收藏

  “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在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做好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更好地服务宏观决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这是统计的职责所在。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经济层出不穷的新时期,各级党政部门均迫切需要及时迅速地掌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特别是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统计部门要在严格执行上级统计制度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潮流,提高统计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深入挖掘反映本地经济特色的数据资源,提供个性化统计数据和精准化统计服务,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宏伟的统计事业需要我们统计人员不忘记自己最初工作在统计岗位的初心,不忘记为统计事业奉献的理想,这就需要统计人员发挥他们的“洪荒之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统计工作,为此,统计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统计人员应该做到实事求是。有没有一个良好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对于统计人员而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统计人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如实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统计工作原则,抵制虚假统计数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二、统计人员应该时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的统计干部队伍是加快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没有高素质的人,就没有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是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统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业务能力出众、道德自律是统计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统计人应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的第一标准。一名优秀的统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自身的统计行为,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要刻苦学习。现代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全体统计人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素质是一名统计人员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是统计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除了掌握足够的统计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统计人员更要时刻感到危机感的存在,把学习放在首位,从多层次上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尽快接收新的方法、新的信息。 

  四、统计人员应该做到真诚奉献。统计人员要具有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别人白天活干完晚上可以休息,但统计员还要加班加点搞统计报表,搞统计分析,很辛苦,既没有权力又没有实惠。不愿意干、又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修养自然就干不好,势必给工作造成损失。只有乐于工作、有奉献精神、业务素质高、工作扎实并有文字功底的同志搞统计工作,才是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 

  五、统计人员应该增强创新意识。统计需要创新,统计事业需要解放思想。统计人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顺势而为,以改革求发展,以改革求突破,使统计理念、统计模式、运行机制、指标体系、统计产品的生产方式以及统计服务各方面都体现出科学性。我们应学会用新视角、新思路去分析问题,用新方法、新举措去解决问题;要克服习惯性思维,克服惰性,注重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事后描述,更为重要的是事前的主动参与和事中的及时监控,要“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树立跳出统计看统计、抓统计、干统计的理念,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改革意识,想领导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基层之所盼,从而推动统计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