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文荟
做一株庄稼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郭海龙   发布时间:2017-03-24   收藏

“作为一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子孙,假如在很年轻的时候,不曾被乡土的风吹干过汗水和眼泪,也是一种遗憾吧。”
                                      ——题记

  曾经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于丹老师的《做一株土生土长的庄稼》,在文中她讲到自己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艺术研究院,但是在上班之前必须有要到农村锻炼两年。她来到了一个叫柳村的地方,在印刷厂工作。从最开始的擦车间地上的油墨,到整理铜版纸,再到校对稿件。虽说工作劳苦,但正是这接触乡土的两年,她明白自己就是一株庄稼,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她开始写第一本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养成了她的信念和勇敢。 

    我比她幸运的是,我从一出生就接触了乡土。童时的我,居住在农村,过着最简单的农家生活,我是个农民的儿子, 我很以此自诩。虽然没有多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可是也总能听父亲提起关于庄稼的种种相关。直到现在,母亲养的小 鸡、父亲常去的那片麦田和邻居家的老黄牛,种种意象,依然依附在我的脑中。也正是因此,我还依然习惯用一个农家孩 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让我再一次亲近了庄稼和乡土。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和很多普查人一样, 深入到农户进行数据核实。每次下乡都是风风火火,干劲十足。每次进行问题解答,都是最热闹的时候。这个说“老弟,你 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普查对象”,那个说“麻烦你帮我检查一下土地流转情况”。我们给遇到问题的普查员进行解答,跨度 从东边的村落到西边的社区,涉及问题从鸡鸭鱼狗到各种作物,我们的脚步也跟随着普查员,走过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落 雪的乡村、蜿蜒的小路、懒散的炊烟、俏丽的夕阳和刚下小崽的母牛,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似乎枯燥而辛苦,可在我们眼里全 是炽热与幸福。这一路走来,我们感受着乡村的风,也让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在这片黑土地上广为流传。与此同时我也逐渐 成长,面对工作,少了抱怨,多了耐心,做起事情来,也更加接地气,也奠定了自己职业化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 是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我也是一株庄稼,慢慢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努力等待自己的那片芳香。
  “作为一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子孙,假如在很年轻的时候,不曾被乡土的风吹干过汗水和眼泪,也是一种遗憾吧。”不浪 费自己的年轻,才能不后悔自己的人生。虽说已经远离了山村,也很少再有机会耕种,可我却不由得感叹:让我在城市之间, 做一株庄稼!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