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十年垂管路漫漫,不畏难,路途艰。上下求索,平地起波澜。应民所需人为本,重信义,质在前。纵横白山大局揽,煤林铁,转型难。创新驱动,促绿色发展。与时俱进抓服务,美名传,百姓欢。
----《江城子•白山统计垂直管理十年记》
1934年5月,鲁迅起笔写下了著名的革命七绝《无题》,诗歌这样写道:“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一句“于无声处听惊雷”,道尽了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和自己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自2006年吉林省进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十载光阴十载春秋,白山统计人于白山黑水的文化脉络中磨砺心智,荡涤灵魂;于体制改革的政治生态中把握地方脉搏,为国家决策献计;于绿色发展的宏观战略中应民所需,以人为本。十载青春十载情怀,白山市统计人在悄悄默默的寂静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动的将点滴心血融进了“统计人”的大名片,“于无声处”爆发了强劲的合力。
统计初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细品清代诗人郑燮的《墨竹图题诗》,有如醍醐灌顶之感。诗人忧心国事,心怀民生疾苦,体现了最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初心”,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统计作为一国数据的生产分析单位,其“初心”又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概括来讲,统计的初心与党和国家的初心是一致的,即以人为本,坚持 “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的统计核心价值观 和 “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务实求真、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统计职业观,最终实现应民所需的根本目的。
10年前,统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分析的过程中极易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不利于真正颁行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福祉的大政方针。为此,统计体制改革应运而生,此实为釜底抽薪的开创之举。统计机构的垂直管理,对加强各级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是践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由大统计之于小我,作为个体的小小统计人,又是否能够真正“不忘初心”?为此,我细细品读了其出处《华严经》。对于有灵魂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生命的拷问。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经过风雨的捶打,岁月的洗练后,是否能够“我心依旧”?
我的统计生命还未满十载,从我第一日踏进统计的大门伊始,我的“初心”就未曾变过,我立志做一个热爱统计事业,敬业乐群的统计工作者,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对统计整体发展有价值,对政府决策有价值,对社会发展有价值,从而对改善民生福祉有益处。我相信很多其他的统计工作者与我有着相同的“初心”。或许这就是在个体统计人层面解读大统计的“以人为本”的“初心”吧。
为此,在统计这个大家庭里,我与众多志同道合的家人共同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我看到了统计人身上爱岗敬业、诚实友善和认真负责的美德;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洋溢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满足感;我体会到了他们为了保证数据质量所付出的汗水、努力和坚韧。而这一切的背后关乎着信念、梦想和对统计最深沉的热爱。
统计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有人说,每一种文化大都会经历从地下浮出水面,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街头走向舞台的发展过程,在融合流动的地球村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生动的物化名片,你传达什么,对方就感受什么,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样式和理念,都有温润心灵、陶冶性情之功效。因此,要想绘就最为闪亮的统计大名片,统计人就必须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并从别人创造的美中汲取营养,这样将自己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以期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换句话说,统计人必须弘扬统计文化,加强统计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求真务实、艰苦朴素、慎独笃行的统计文化环境。
十载间,白山市统计文化云程发轫,蓬勃发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盈了统计人的阅历,拓展了统计人的视野,滋养了统计人的灵魂。无论是“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举办的纪念活动,又或是诸如2012年的庆祝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座谈会、2016年被《吉林新闻联播》报道的白山市统计系统“中国梦•统计梦•青春梦”诗歌朗诵会以及“党在我心中、统计好声音”才艺演唱会,诸多意义非凡的文化活动在构建统计人的精神家园和弘扬统计家风上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载间,白山市统计人一直行走在弘扬统计文化的路上,有崎岖,有坎坷,有风雨,亦有阳光、有彩虹。这一群可爱的人一直坚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有着 “既来之,则安之”的良好心态,一个“安”字真正使心沉静下来。他们并未在遇到困难时不思解决,沉不下心、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也没有半途而废、办不成事,而是一直端正心态、平心静气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真正融入进这一片鸭绿江旁的白山黑土之中。他们兢兢业业、钻研、创新,在统计数据管控上下功夫,认真执行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和源头数据核查机制。他们从未曾飘在“上面”,而是落在 “下面”。他们脱下西装换农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摘下官帽戴草帽,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访到百姓家中,坐坐百姓的热炕头,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将党的政策说给群众听,将党的关怀播散到每位群众心中。
我们曾经轰轰烈烈地提倡过艰苦朴素。艰苦时的朴素,乃不得不坚持的朴素。倘若艰苦时不朴素,就不可能走向理想、夺得胜利。其实,真正的朴素,不一定都陷入艰苦之中。不艰苦时的朴素是自觉追寻的朴素,才是更为难得的朴素。唯心甘情愿的朴素,更加价值连城。统计生活中,唯有去伪迹,除金饰,少攀比,淡物欲,以统计产品的真实、准确为根,以质为指针,享受最平凡也最不平凡的统计生活,才能成就一个有意义的统计人生。
《礼记•大学》有言:“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慎独,是深谷幽兰,是夜空星辰,是云外明月,不会因为深处幽谷而不芬芳,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散发光芒。许衡不吃无主之梨,杨震不收黑夜之金,许由清溪洗耳,屈原被流放仍然“沐后弹冠,浴后更衣”无不凝聚人性的光辉。统计人需要“慎独”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日常统计工作实践中做到慎独笃行,在数据质量和数据发布上坚持程序为本,出言谨慎,慎言知行。严格内控机制,做到防微杜渐。统计是与数打交道的学科,一数之差,谬以千里,细微之处出现小错,杠杆效应倍比放大,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统计服务:做一棵低头的稻穗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倘若不低头,风会将之吹折,雨会使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事实如此, 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地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幽幽十载时光,白山市统计人懂得了低头处事,昂首做人,懂得了适时地低头。在探索创建服务型统计的过程当中,白山市统计人适时地低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进;白山市统计人适时地低头,学会了取舍,懂得了迂回,理智地忍让和忍耐;白山市统计人适时地低头,平和地执着,大智若愚地谦卑,拥有了为达到目标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最终,为构建服务型统计,白山市统计人拥有了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地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会闻到花的芬芳。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立脚石。在探索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过程中,必须是强化科技引领,立足“大数据”,构建“大统计”,提供“大服务”。白山市统计系统注重对硬件和软件的完善,建立较完备数据存储系统,将垂管十年以来的年鉴、数据提要手册和统计分析等进行数据化处理。2011年,白山市统计信息内网得到改版和升级。2012年依托长白山之窗网络平台,建立白山统计信息外网,统计查询服务功能再上新台阶。2014年,“白山统计”官方微信正式开通,统计服务迈入了掌上时代。
适时地低头,会增加弹性和韧性,从而更坚定地前行 。在优化统计服务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关口即创新工作方式。白山市统计人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性向着服务型统计这个大目标大步迈进。在遵循全国统一方法制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白山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围绕地方政府重大战略推进,建立健全专项统计调查,探索统计服务中介委托代理试点等新的统计工作模式,探索以“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五样”产业统计调查,使统计工作紧扣白山特色发展和需要。
巧妙的低头,是一种策略和智慧,是为了更好地昂头。为提高服务水准,保证数据质量,白山市统计人于2015年首开乡镇统计专网延伸试点的先河。全市55个软硬件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开展了统计网络延伸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临江市开展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节点向乡镇(街道)延伸工作, 通过层层签订用网协议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专网工作,减轻了基层统计人员不足的压力,保证了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统计垂管已过十载,对于很多牙牙学语的幼童而言足以使其成长为高壮少年,对于很多统计人来说或许已是走向不惑或是知天命之年,而对于统计这颗参天大树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流金岁月。但是,我看到了十载间这颗巨树的成长,抚摸到了他强壮的腰肢,望见了他高耸繁茂的枝桠,记住了阳光下斑斑驳驳叶片的盏盏碧绿。欣喜,欣慰,清风过,泪满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