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三季度,长白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凸显加速增长运行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筑牢坚实基础,整体发展契合预期。
关键词:增加值;增长;产业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增长动力凸显,整体积极向好。前三季度,长白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较二季度显著提高13.8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是去年因洪灾毁损停产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二)行业分化明显,优势产业领跑。前三季度,长白县工业经济呈现“优势产业高增、个别行业承压”的特征。非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医药制造业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工业增加值下降7.0%。
(三)企业类型呈现差异化发展。前三季度,长白县股份制企业增长23.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7%,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1.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龙头引领。前三季度,长白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缺乏具备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在资金储备、技术研发、市场议价等方面存在天然短板,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外部冲击时,应对能力不足,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整体市场竞争力受限。
(二)产业结构失衡,单一性风险凸显。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重工业累计增加值占比达83.1%;轻工业累计增加值,占比仅16.9%。重工业中资源型产业占比偏高,轻工业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占比偏低,导致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单一行业波动影响。
(三)医药行业发展遇阻,增长动力不足。医药制造业受集团统一排产计划限制,生产自主性较弱,难以根据本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同时,受整体市场需求疲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现有产品市场空间逐渐收窄,若不能及时通过技术升级或新产品开发破局,行业增长动力将持续减弱。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精准帮扶,筑牢发展保障。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聚焦硅藻土、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等核心产业,精准解决企业在原料供应、技改资金、物流运输等方面的痛点。由相关部门组建专项专班,提供政策咨询、审批代办、融资对接“一站式”服务。针对停产硅藻土企业,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现场办公”,简化复产审批流程,明确办理时限,推动企业尽快释放产能。
(二)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增长新极。以硅藻土资源优势为核心,畅通产业链条。规划建设高端产品研发中心,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开展技术攻关,开发高端吸附材料、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突破传统初级加工模式。通过“政府+企业+院校”合作模式,组织技术培训和行业交流,培养硅藻土加工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力支撑。针对医药制造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自主性,拓展市场空间。
(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惠企政策,政府部门积极争取企业智能化改造、新产品研发项目补贴。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项信贷产品,提供优惠利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缩短工业项目审批落地时间。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硅藻土产业链投资,丰富投资主体,激发市场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