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上半年长白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简析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5-10-09   收藏

  摘要:上半年,长白县畜牧业发展总体平稳,呈现出牛羊存出栏增长、猪禽存出栏略有波动的态势,肉类产品实现较快增长,整体发展稳中有升,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畜牧生产;问题;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长白县畜牧业稳步增长,实现产值7511.2万元,同比增长2.3%。从畜禽存出栏及产品产量来看,呈现出牛羊存出栏增长、猪禽存出栏有波动、禽产品产量下降的特点。  

  (一)畜牧业存栏有升有降。上半年,长白县畜牧业养殖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肉牛存栏1.85万头,同比增长2.7%;活家禽存栏14.90万只,增长11.7%;生猪存栏0.85万头,下降11.0%;羊存栏0.41万只,下降8.6%。 

  (二)养殖业出栏速度普遍加快。上半年,长白县受市场需求及肉类价格波动影响,除家禽外,其他畜牧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肉牛出栏0.34万头,同比增长7.3%;羊出栏0.21万只,增长22.7%;生猪出栏0.80万头,增长0.1%;活家禽出栏5.67万只,下降7.5%。  

  (三)畜产品肉增蛋降。截至6月末,长白县猪肉产量714吨,同比增长11.6%;牛肉591.4吨,增长8.3%;羊肉26.3吨,增长15.6%;而禽肉101.2吨,下降5.5%;禽蛋378.5吨,下降7.2%。 

  二、存在问题 

  (一)规模养殖户占比较低,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上半年,全县符合在库规模养殖户仅3户,其中,生猪规模户2户、肉牛规模户1户。符合县畜牧局统计标准的规模养殖户(含上述3户)也仅有12户,包括猪养殖户6户、牛养殖户1户、羊养殖户1户、禽养殖户4户。由于养殖规模较小,科学养殖技术难以广泛应用,既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供应,抵抗市场价格波动、疫病等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二)特色高价值养殖较弱,传统养殖较为单一。全县特色养殖品类较少,目前仅有1户以产鹿茸为主的梅花鹿养殖户和1户黑猪养殖户,且均未形成规模。特色养殖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因为特色养殖技术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是养殖户对高价值品种的市场前景缺乏了解,不敢轻易尝试,导致特色养殖难以发挥对畜牧业的支撑作用。 

  (三)畜禽产品本地市场规模小,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窄。长白县地处山区,畜产品自带“绿色、生态”的天然标签,黑猪、黄牛、禽类等因近乎野生的生长环境,肉质紧实细腻、风味独特。但由于本地人口基数小,消费市场有限,使得优质产品难以卖出理想价格。  

  三、建议  

  (一)适当引导规模化养殖。针对全县散养户占比过高的问题,可针对性选择养殖意愿高、有一定规模且头脑灵活的养殖户,引导其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专业技术支持,推动成立养殖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饲料集中采购、产品质量统一检测,进而提升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  

  (二)优化畜牧业养殖结构。引导养殖户向高价值畜牧业发展,如梅花鹿、熊、獾、黑猪等兼具肉食、药用和皮毛价值的特色养殖品类。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对特色养殖品类的引进、采购及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培训给予适当资金补贴。 

  (三)加强市场引导,拓宽畜牧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开设“长白特色畜产品”专区;组织养殖户参加直播培训,培养本地直播带货达人,定期开展“生态长白”主题直播;同时,组织养殖户参加农牧产品展会,展示长白特色畜产品,拓展线下合作渠道,切实保障养殖户收益。

初审:史书英    复审:姜志霞    终审: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