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月份,浑江区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但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升级仍存在一些阻碍,仍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关键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总体增长;问题
一、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1-4月份,浑江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4%。
(一)从单位销售所在地看:1—4月份,浑江区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亿元,增长11.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2亿元,下降5.7%。
(二)从消费形态看:1—4月份,浑江区餐饮收入0.12亿元,同比下降26.5%;商品零售8.18亿元,增长12.1%。
(三)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分行业看:1—4月份,浑江区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11.6%;饮料类下降1.7%;烟酒类下降0.6%;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增长30.9%;化妆品类下降26.2%;金银珠宝类下降4.9%;日用品类下降8.1%;书报杂志类下降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4%;中西药品类下降1.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8.5%;通讯器材类增长2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2%;汽车类增长19.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3.7%;其他类增长63.8%。
二、存在问题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升级进展缓慢。 1—4月份,浑江区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虽然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消费主体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季节性消费红利难以助力市场发展和消费升级,优质购买力外流情况仍不容忽视。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中高端新兴消费业态仍是行业短板,供应链、配给链、消费链融合发展的步伐缓慢,加工品升级消费再分配市场占比过低,消费市场的升级并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
(二)基础消费领域综合实力薄弱。1—4月份,浑江区消费增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器、通讯器材类等,得益于商业连锁和品牌效应的影响。但本地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等生活必需品的基础消费持续下降,表面本地域基础消费领域实力薄弱、品牌效应水平较低。尤其是地区品牌和源头产品并不受消费主体青睐,将对地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服务型消费严重萎缩。1—4月份,浑江区餐饮收入下降26.5%,跌幅显著,餐饮行业难以吸引消费群体也将对其他行业带来不利的辐射影响。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8.5%,新型文创产品、办公用品消费创新工作迟缓,传统消费模式日渐受冷,急需转型升级。化妆品类下降26.2%,金银珠宝类下降4.9%,显示可选服务消费遇冷,服务型消费整体发展受限。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供给结构。针对增长迅速的电器、新能源汽车等品类,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继续推动消费补贴。对下降明显的餐饮、化妆品等行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综合现有的供应链、配给链和加工链,整合资源力量,给予税收优惠和租金减免,保障行业发展基础。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建立重点商品供需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做好扶弱助强的工作。
(二)激发消费潜力。传统消费活动难以吸引消费主体,单纯的补贴、满减、满赠等活动也会压榨商户的利润空间。消费模式的升级迫在眉睫,激发消费潜力要在保障基础的同时进行创新升级。一方面在城区打造2—3个高品质消费商圈,引进连锁品牌和小型专业商业体,创新消费模式,推广AR体验消费、互动消费和美感消费,赋予消费以文化动能、创新动能。另一方面逐步建设标准化便民商业网点,加大供应力度,保障居民基础消费的需求。
(三)促进均衡发展。推动城区商业资源下沉乡村,支持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培育乡村新型消费业态,既要刺激短期消费回升,更要注重培育长期消费增长点,综合各村镇特色产品,形成集聚效应,合理规划发展蓝图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城区大力发展文创领域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浑江区消费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