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白山市管县体制由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的30周年。建市三十年来,白山市抢抓历史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经济增长,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新动能快速成长,消费模式日新月异,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30年回眸“丰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闯四关
30年来,白山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消费需求逐步上升,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发展。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是1994年的6.4倍,年均增长6.6%。市场建设成就斐然,从封闭到开放,由传统至现代,商品供应丰富多样,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品市场发展动力持续转换,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白山消费市场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孕育—成长—稳健—蜕变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2004年)孕育期,夯实基础
1994年至2004年,白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1.2亿元增加到35亿元,10年仅增加了13.8亿元,年均增幅只有5.1%。这一阶段商业体制尝试新的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居民消费趋于理性,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初步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和多样化的差异,消费结构发生重要转变。
第二阶段:(2005年-2012年)成长期,突飞猛进
2005年至2012年,白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39.9亿元增加到109.9亿元,2012年更是突破百亿元大关,7年间零售额增加了70亿元,年均增长15.6%。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央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稳增长等刺激消费政策推出后,消费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2013年-2019年)稳健期,日新月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实施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措施,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发展。同时,商业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消费品市场提档转型趋势明显。2013至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7%。
第四阶段:(2020年-2024年)蜕变期,华丽转型
这期间白山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受疫情及经济大环境影响出现转型拐点,突出表现为网络销售高速发展,消费市场步入结构调整期,对实体零售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零售额增速明显减缓。2024年实现零售额134.7亿元,比2019年(零售额最高年份)减少26.3亿元。转型期以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向相互依托、相互借力转变;以传统百货单纯卖货点向商业综合体转变——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演艺、住宿、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业态。
二、30年谱写“丰盛”——沧桑巨变铸就辉煌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引领市场繁荣活跃。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商品供给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商品日益丰富,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如今市场商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吃、穿、用商品一应俱全,物资充裕,市场购销活跃,促进了全市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展。2023年白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34.7亿元,是1994年零售额的6.4倍,2023年底已入统的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共有127家,其中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1家。
(二)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居民消费高品质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需求结构日益优化,从1994年建市初期的产品单一、物资匮乏,开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服务,人们的追求已从温饱生活过渡到品质生活,从基本物质需求过度到追求美好生活。
1.从温饱生活到品质生活
——吃穿类消费品质提高。30年来,人们对吃穿类需求品质明显提高,粮油、食品类需求稳步提升,水产品、干鲜果品类销售逐年增加,膳食营养不断改善;同时,衣着消费趋向时尚,穿着讲究舒适高档,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2023年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2%,其中水产品类增长38%,干鲜果品类增长38.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
——家用电器逐步高端化、智能化。消费升级类的家用电器等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的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热水器、洗衣机备受消费者青睐,同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讯器材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从2023年的数据看,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6.9%,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20.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47.4%;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18.5%。
——汽车消费市场生机勃勃。经历了3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汽车产业也同白山一起成长起来,从当年的“高端奢侈品”发展为现如今的居家“代步车”,汽车作为新一代领航消费品,消费需求生机盎然。2023年,白山限额以上汽车类企业共有10户,零售额同比增长5.7%,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98.4%,呈快速增长态势。
2.从基本物质需求到追求美好生活
——文化、娱乐不断升温,消费热点成型。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逐渐转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育、娱乐、体育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市场消费热点频现。白山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的27大类商品中,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白山市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零额的比重为9.4%,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经过30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量变积累,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居住类、文化类和保健类等消费热点逐步形成。
——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旺盛。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旅游业进入“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周边游、短途游、红色游深受欢迎,亲子游、出国游学等备受人们青睐。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08.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79亿元人民币,消费市场逐步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移。
(三)城镇市场日新月异,乡村消费逐步振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稳固提升,全市上下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城乡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城乡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更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颁布实施,农村消费市场迎来崭新的跨越,2023年限额以上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9%,高于城镇15.1个百分点。
(四)多样化业态彰显活力,新兴业态蓬勃助力。随着商贸流通企业迅速发展,白山多样化的业态形式如雨后春笋涌现,零售业的经营业态和组织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其中,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仓储会员店、购物中心、家居建材商店以及厂家直销中心、网店等应有尽有,各种新兴业态的数量已占零售业的80%以上,极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需求,为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增添了活力。
(五)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辐射能力不断增强。30年来,白山城乡集市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一个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衔接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已基本形成,成为白山消费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2023年末,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共2家,摊位数累计419个,总成交额42.65亿元。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展望未来,新时代消费品市场将再创佳绩
30年风雨,30年实践,从满足温饱到富裕小康,从计划供应到买方市场,从肩挑手提到生活电气化智能化,从排队经济到网络消费,从国内经济到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白山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实现消费品市场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展望未来,白山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在国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市场发展会更加扎实,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进一步发挥基础作用,继续为经济增长贡献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