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上半年白山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简析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4-08-12   收藏

  摘要:上半年,白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转型阵痛压力下砥砺前行,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要同时实现由负转正、转型升级的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全市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是全市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建议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白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产值同比下降4.3%;累计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较1-5月收窄0.9个百分点。全市轻重工业占比为47.5:52.5,轻工业累计增加值同比下降9.2%,重工业增长4.2%。

  (一)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型企业引领作用增强。上半年,白山市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增加值占比79.2%,成为带动白山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上半年,全市大型企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9.8%;中型企业增长8.2%;小型企业15.2%;微型企业增长4.8%。

  (二)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主导地位依旧明显。上半年,白山市采矿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4.6%,同比增长5.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60.0%,下降2.8%,下拉1.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5.3%,下降12.8%,下拉2.1个百分点。

  (三)分重点行业看,增加值呈两升三降。上半年,白山市累计增加值较大的五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为76.5%。其中,酒、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6.9%,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2.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占比16.3%,下降25.0%,下拉5.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4.5%,下降11.5%,下拉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比10.8%,增长28.8%,拉动2.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比8.0%,下降1.4%,下拉0.1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大中型企业较少,骨干企业带动能力不足。整体看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占全市总户数的87.7%。企业的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延伸度短、竞争力弱,容易受到市场影响、抗风险能力差,导致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步伐较慢,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行业分布较集中,缺少新的支柱产业,行业发展不够均衡问题明显。“老三样”动能衰减,“新五样”尚未壮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够快,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二)可持续发展潜力待挖掘,可持续发展动力转换不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以普通加工型企业居多,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多以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低档产品为主,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发展活力和潜力。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尚无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少,高附加值、低能耗、竞争力强的企业很少,工业产品绝大多数属初级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高耗能行业加工深度不够,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

  三、推动白山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借助白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白山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鼓励企业抓好技术改造,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深入挖掘硅藻土、矿泉水、人参医药等优势资源潜力,推进精细生产、精深加工、精品营销。加强广告宣传力度,提升品牌价值,结合旅游宣传打造城市名片。鼓励发展电商销售,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强化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支柱产业带动作用。引导和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成本低、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使中小企业健康茁壮成长,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金融机构要有效发挥金融在市场主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中小型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放款力度,降低贷款利率,缩短简化审批流程,要降低中小型企业融资门槛,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通过减少小微企业发展外部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三)育优小微企业成长,推动迈向“专精特新”。引导小微企业走一条“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培育更多经济效益好、市场活力强、技术先进且具有代表性的小微企业成长起来,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以骨干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建立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依托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大数据平台,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分析,符合入库标准的,及时指导企业入库,做到应统尽统。

初审:李钰曼    复审:李钰曼    终审:张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