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直面发展新挑战 聚力奋进新征程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3-11-13   收藏

  摘要:上半年,在浑江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浑江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巩固第三产业发展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保持经济稳健运行的状态下,认真总结行业下降所反应的问题,探索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新模式、新道路。

  关键词:平稳;探索;新道路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浑江区地区生产总值5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3%,分别高出上年同期、2022年末7.7、6.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较为平稳。从产业运行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发展速度略有下降,增加值1.9亿元,同比下降3.6%;第二产业增加值9.7亿元,下降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亿元,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0.4%,其中参与GDP核算的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错月)下降24.8%。

  (一)农业生产略有下降,农业渔业下降较大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下降1.7%。分产业看,农业产值0.5亿元,下降28.3%;林业0.8亿元,增长7.9%;牧业2.2亿元,增长3.2%;渔业0.2亿元,下降9.7%。从畜牧业出栏情况看,猪出栏10046头,下降5.9%;牛出栏4240头,增长15.3%;羊出栏3013只,增长17.6%;家禽出栏110.0万只,增长16.8%。

  (二)重点行业下降明显,企业经营压力上升

  上半年,浑江区(含市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速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区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同比下降12.7%;增加值16.5亿元,下降11.6%。其中区属工业产值13.3亿元,下降8.9%;增加值3.8亿元,增长4.9%。从三大行业看,全区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3%,制造业下降1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与去年持平。

  (三)消费市场回暖明显,抓住“东风”持续刺激消费

  上半年,浑江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9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增长0.4%。从地域看,城镇仍是消费的主要阵地,实现零售额28.7亿元,占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2.9%,增长3.7%。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2.9亿元,增长5.5%;商品零售28.0亿元,增长3.3%。从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用品全面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8.6%,烟酒类增长45.0%,服装鞋帽类增长30.9%,中西药品类增长10.2%;大宗消费品销售有所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3.7%,家用电器类增长0.3%,石油及制品类由于行业口径的变更继续下降20.6%;升级类消费品有增有降,金银珠宝类增长24.9%,新能源汽车增长450.7%,通讯器材类增长14.4%,化妆品类下降25.8%。下一阶段,应继续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工作为主。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面下降,民间资本投资意愿骤降

  上半年,浑江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亿元,同比下降33.9%,较1-5月上升2.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下降29.1%,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额下降32.1%。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6.2%,占全区总投资的65.1%;非国有经济投资投资下降63.4%,占全区总投资的34.9%。

  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31.8%,占全区总投资的91.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52.5%,占全区总投资的5.8%;其他费用投资下降46.8%,占全区总投资的2.4%。

  (五)重点行业存在“短板效应”,服务业行业仍需整体规划

  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6.2%;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参与GDP核算的重点行业营业收入(错月)同比下降24.8%。从主要行业来看,下降的行业有4个: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下降91.4%,道路运输业下降33.2%,商务服务业下降11.1%,居民服务业下降2.3%;上升的行业有四个:教育业增长90.4%,卫生业增长57.0%,社会工作业增长15.8%,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增长7.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未产生营业收入。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区各项经济指标下降明显,各大行业均遭遇不同程度困境,新动能、新升级迫在眉睫。

  (一)工业生产全面下降,重点行业承压明显

  浑江区工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传统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第二季度,工业价格仍旧低位运行,没有利好因素,工业企业纷纷减产,行业下降态势明显。部分重点企业产值有所下降,尤其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面临资源制约下降较大;制造业及医药行业受整体市场偏弱影响,承压明显,累计增加值同比下降24.6%。

  (二)投资项目接续不足,第三产业投资支撑作用减弱

  1.投资项目接续不足。上半年区属施工项目2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个,同比下降33.3%;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4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3个。6月当月正在施工区属项目14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个,下降46.2%。6月区属完成投资共计4.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6亿元,下降46.0%。目前全区缺乏大项目的接续,再加上现有项目储备不足,后期投资平稳运行难度较大。

  2.区属项目储备不足。上半年区属在库项目2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4个,同比下降48.0%。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个,下降52.4%。亿元以上项目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下降53.8%。从新入统项目看,1-6月份区属新入统项目7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个,下降22.2%。

  3.第三产业投资支撑作用逐年减弱。上半年,浑江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逐步收窄,由1-3月份的上升140.6%到1-6月份的下降27.1%,连续四个月呈下降趋势。三产涉及的行业门类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8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42.3%,住宿和餐饮业同比下降47.4%,房地产业同比下降95.2%。

  (三)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较少。从参与GDP核算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总量上看,全区参与GDP核算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仅占全区营业收入总额的10.3%;从增速上看,全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7.9个百分点;从在库企业情况来看,浑江区服务业存在行业短板,质量不高,占全市比重较低,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浑江区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下降较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未产生营业收入。其原因仍是一个行业仅一个企业这一问题,在GDP核算中单户企业的数据波动直接影响一个行业的增减,数据波动性较强。重点行业纷纷下降,生活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等行业发展不充分,部分行业虽然有所上升但由于比重所占过小对整体行业拉动作用不大。

  (四)重点指标抬升明显,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上半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下降8.5%,降幅相比第一季度收窄了9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4.3%,与第一季度相比获得了极大的提升。重点指标的回升为全区经济的平稳发展贡献了较大力量。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多措并举,激发农业经济新活力

  农业是民生之本,浑江区虽然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保有量较少。但本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激发农业经济的新动力、新活力。抓准站位、学好政策,以产业兴农,以科级赋农,必能激发农业内生动力。以科级创新助推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是绿色兴农、产业兴农的必由之路,转变经营观念,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向现代农业靠拢。打造各项产品加工、存储、运输一体化基地,提升产品价值和竞争力,助力地区农业品牌建设,带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纾困解难,推动工业行业新发展

  1.要发挥好政府纾困解难的作用,加强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重点问题。紧盯市场风向,抓好重点行业的生产和平稳运行,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2.要进一步推动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把传统资源型工业向科技创新型工业靠拢,进一步节能降耗,以科级的动力释放产能,挖掘新的增长点,从而全面落实提质增效工作。

  (三)强化集群,打造投资发展新阵地

  紧抓新产业、新行业及新业态发展良机,依托科技产业园、医药产业园和高新产业园三大园区,全面加强投资行业整体融合发展,推动地区协同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以三大园区和附属园区为依托,推广园区式投资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效率、有质量的强企阵地,带动投资全方位、持续性的发展。

  (四)统筹兼顾,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1.统筹兼顾,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是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就业大军的着力点。政府应高度关注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保持优势行业,补齐行业短板,减轻支柱企业的支撑压力,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2.刺激消费,增强服务业企业经营信心。就最近几个月来看,旅游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各大音乐节、文旅活动等为当地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的活力。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开展日常性系列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复苏;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各类文旅活动,带动消费水平进一步增长。为全区服务业经营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从而提振其经营信心。

  (五)齐抓共管,做好“保苗护苗”工作

  加大部门信息共享交流力度,建立部门协同配合机制,持续做好“保苗护苗”工作。一是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优先培育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二是要一直掌握在库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有滑出“四上库”风险的企业,及时汇报给领导及有关部门,重点问题重点研究,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壮大产业规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