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艰难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转型升级的压力挑战,江源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抓项目、提质量”为工作目标,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入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中向上的增长态势。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2022年1-12月份,江源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0%,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1位。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2%,房地产项目投资同比下降7.9%。
(一)按产业类别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4%,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7.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7%,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74.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1.8%,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8.5%。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7.1:74.4:18.5。
(二)按投资主体分:国有投资同比增长16.3%,占全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4.9%;民间投资增长5.8%,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68.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6.9%,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0.8%。
(三)按建设性质分:新建投资同比下降7.5%,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53.2%;扩建投资增长934.2%,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5.4%;改建和技改投资下降1.2%,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29.4%。
(四)从重大项目看:当年在库投资项目个数85个,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27.3%。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个数18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9%,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7个,较上年同期增长40.0%。
二、投资运行向好特点
(一)工业投资支撑作用明显。2022年,江源区工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0.2个百分点,整体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功于当年入库的几个重点项目,年产120万吨焦化产能等量替代节能项目、白山市江源区2022年度城区供热并网白山市热电联产项目以及白山市鑫达煤矿提能改造项目、育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泰源煤矿改扩建项目等几个煤矿提能技改项目。
(二)国有投资拉动动力显著。2022年,江源区国有投资同比增长16.3%,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3.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2022年在库的国有投资项目有34个,占全区投资项目数量比重为40.0%,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全年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额比重为17.5%,国有投资大项目对全区的投资完成工作拉动显著。
(三)民间投资成经济增长“稳定器”。2022年,江源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8%,民间投资占全区全部投资比重为68.9%,拉动全区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2022年,在全区有利政策的引导下,民间投资意愿被逐渐激发,全年共落地民间投资项目3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9个,完成投资额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60.0%。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支撑全区投资完成的主要力量,也是全区投资健康增长的“稳定器”。
三、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第三产业投资下降较大。2022年,江源区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1.8%,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8.5%,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6.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下降8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58.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30%。
(二)项目入库数量逐年减少。2022年,江源区入库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2个,较2020年入库项目减少3个,较上年同期入库项目减少25个,由此可见,全区项目入库数量正逐年减少。以往有煤矿技改项目投资的支撑,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不达标的企业全部关停,缺乏新产业项目的入库支撑。
(三)房地产业投资持续下滑。2022年,江源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2021年,全区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4.5%,降幅虽然较上年收窄76.6个百分点,但是受房地产市场整体大环境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对于投入项目资金上更加谨慎,在建的项目工程进度缓慢,全区房地产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导致房地产企业销售回款不充足,再投资的资金链紧张。
(四)高技术产业投资薄弱。2022年,江源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9.3%,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6%,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施工项目个数仅有3个,较去年同期减少5个。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70.2%,消费品工业投资下降69.0%,分别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1.2%和10.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7个百分点。
四、2023年投资工作建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第三个年头,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高质量完成2023年的投资工作,把握江源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多做下功夫。
(一)项目谋划要注重“多样”。围绕“项目为王”理念重点发力,高质量抓好投资工作,紧盯国家局、省局、市局的投资政策导向,紧跟全区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紧抓民生需求,体现人民意愿,满足百姓生活,组织谋划和储备一批高质量多样化的投资项目。结合全区地方特色,深挖畜牧养殖、山野菜加工、煤矿提能改造等独有投资项目的潜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牌,同时加快新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对准问题所在,加强指导、精准协调、促进开工,推动谋划项目早日施工建设,为明年江源区投资积蓄强劲的力量。
(二)项目推进要注重“精细”。瞄准江源区投资“着力点”,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精细化推进重点项目的入库工作,详细掌握全区国家预算资金、专项债券等重大产项目情况,跟踪服务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分产业、分阶段层层递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各联动部门之间协调畅通,加大手续申报、审核、批复力度,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难的问题,拿出“闯”的精神、使出“实”的干劲、拼出“新”的业绩,力保全区投资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
(三)房地产业要注重“持续”。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江源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全区的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随着劳动人口的不断流出,有购房意愿的居民逐年减少,房地产销售市场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当前应持续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变措施,比如加大小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物业的设计水平、管理水平等软性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的满意度,让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再度充满信心,恢复房地产业的平稳增长态势。
(四)投资数据要注重“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各级政府制定重要政策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月度报表过程中,一方面要抓好一套表平台审核,严格执行“随报随审”工作要求,及时审核企业上报数据情况,对月度本年完成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产值等重点指标进行同比和环比对比,避免出现极值和奇异值;另一方面要及时收集当月数据的凭证依据,对波动较大的奇异值重点核对,确保企业报表人员依据凭证填报,从根本上保证“数出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