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浑江区消费品市场由于物价上涨、新型消费形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一、限额以上社零额情况
截止到二月末,浑江区贸易企业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5亿元,同比下降5.5%。
按单位销售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下降5.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2亿元,下降24.1%。
按消费形态看: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3.7%;商品零售业下降5.6%。
分行业看: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8.2%,其中粮油类下降2.8%,肉禽蛋类下降6.5%,水产品类增长13%,蔬菜类增长1.7%,干鲜果品类增长16.6%;饮料类增长21.9%;烟酒类增长25.5%;服装鞋帽类增长2.0%;日用品类下降24.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7%;通讯器材类下降26.8%;汽车类下降44.6%;中西药品类增长12.4%。
二、消费下降的原因
(一)零售额口径调整导致消费额略有下降
自今年起,所有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柴油收入全部计入至批发额内,从零售额中扣除,浑江区有6户成品油企业在调整范围内,累计拉低全区社零额0.8个百分点。汽车销售企业的维修收入不计入零售额中,从零售额中扣除,全区9户汽车销售企业的调整,拉低0.16个百分点。
(二)网上消费划分了传统消费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消费形式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大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传统的购物方式,而网络购物的方式,以其便利、实惠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浑江区受限于商品的种类,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网购的消费形式依然火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浑江区传统消费品市场份额,对浑江区消费品市场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生活成本上升制约居民消费
近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各类政策抑制物价上涨。但由于国际经济整体依旧处于低迷状态,物价水平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居民的消费信心有待提振,从而阻碍了居民扩大消费。
(四)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汽车类、家用电器类等大宗商品成为消费亮点和热点,商家推出各类以旧换新等刺激措施,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活跃。但随着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家电升级换代基本完成,此类大众消费品很难再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热点,消费品市场显现出回落态势。
三、对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限额以上行业企业。限额以上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真实情况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大对限额以上企业扶持和引导力度,制定发展规划,整合市场资源,发挥大型综合市场的主体辐射作用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扩大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增强消费品质量。
(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加速消费品市场优化升级。发觉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引进高质量的消费品,推动新型产品、高端消费品落地生根,支持商场开展各种形式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全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周边游”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带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一体化发展。
(三)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广大居民的购买力。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居民的购买力主要来自居民的收入水平。要大力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展规划、各类政策,切实减轻居民住房、入学、就医、养老等方面的负担。大力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人才引进和人才回流,扩大高层次收入群体,用各种措施让居民的“钱袋子”溢出来,消费市场的“菜篮子”才能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