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2022年长白县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3-03-28   收藏

  仓廪实,天下安。长白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2022年全县农业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

  一、农业经济整体运行向好,齐头并进助推产值提高

  2022年长白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为116264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为78919万元,增长0.3%;林业产值为8679万元,增长38.4%;牧业产值为19327万元,增长18.1%;渔业产值为7985万元,增长91.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为1355万元,增长1.9%。 

  (一)农业生产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21500吨,同比增长1.3%。其中,稻谷产量1056吨,下降0.1%;玉米产量15709吨,增长0.6%;大豆产量3564吨,增长2.1%;薯类产量863吨,增长14.6%;二是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稳步增长,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621吨,同比增长1.0%;三是瓜果产量均减少,全年瓜果总产量1660吨,同比下降22.1%。其中,西瓜产量869吨,下降18.7%;香瓜产量425吨,下降12.0%;草莓产量366吨,下降36.7%。

  (二)牧业生产涨势强劲,成为拉动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重要支撑。一是牧业产值占比较高,对一至三季度地区农业生产产值拉动作用强。一至三季度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8.2%、49.0%、36.8%,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贡献率最大;二是畜禽存出栏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猪存栏9833头,同比增长7.7%,出栏12366头,增长11.2%;牛存栏12254头,同比增长15.5%,出栏5981头,增长9.7%;羊存栏3405头,同比增长46.3%,出栏3149头,增长17.6%;活家禽存栏95279只,同比增长19.8%,出栏129654只,增长12.0%;三是畜禽产品产量“四增一减”。其中,猪肉产量1011吨,同比增长13.6%;牛肉产量997吨,增长12.9%;羊肉产量42吨,增长16.7%;禽肉产量237吨,增长34.7%;禽蛋产量997吨,下降3.4%。

  (三)林业生产现价产值面临上涨压力,可比价增速稳步增长。全年林业产值为8679万元,同比增长38.4%,占总产值比重为7.5%,此外林业产值在一、二季度对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明显,分别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7.6%、30.5%。

  (四)渔业生产“两增一减”。全年渔业总产值为7985万元,增速为91.3%,占总产值比重为6.9%。全年渔业总产量为3990吨,同比减少251吨,下降5.9%。其中,鱼类产量3907吨,同比减少297吨,下降7.1%;虾产量45吨,同比增加45吨,增长100.0%;其他产量38吨,同比增加1吨,增长2.7%。

  二、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农作物生产受气候影响大,规模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一是从整体看,农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长白县2022年年初气温低,雨水多,在八月中旬又突降大雨,导致多个乡镇发生暴雨灾害,导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受损严重,此外,因疫情暴发期全县静默,缺乏对农作物的照料,使农业种植面临重大考验;二是种植户多为散户,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抗风险能力弱。

  (二)牧业受价格影响较大,现有放牧用地资源不足,规模养殖场运营困难。一是畜禽产品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特别是猪肉价格。两节期间储备肉投放市场,对本地养殖户冲击很大,导致猪肉价格低,养殖户收益少;二是现有放牧用地资源不足,舍室饲草资源不足。现有放牧用地承载量有限,容易产生过度放牧现象;三是舍室饲草资源不足。全县秸秆可收集量难以满足肉牛生产需要;四是规模养殖场面临房租费涨价,管理人员,饲养人员稀缺等困难。

  (三)林业与渔业生产受疫情影响大,增长乏力。一是林业方面在疫情期间因调查设计和抚育作业无法开展,导致抚育受影响,此外林产品采摘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均受到一定影响;二是渔业方面在疫情期间休闲渔业受影响较大,餐饮,旅游均关闭,养殖户销量低。

  三、对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种植户科学防范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鼓励支持种植户规模化种植。一是科学应对寒潮,雨水等极端气候影响,通过品种选优、增温补光,水肥管理等方法增强农作物的抗寒能力;二是建立异常气候预警机制,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在极端天气来临前提前通知种植户,加强保温及排水措施,协助参保的种植户做好保险理赔工作;三是积极推动种植户规模化种植,通过培训或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种植户科学种植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养殖效益分析,坚持以草定畜,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养殖户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分析养殖效益,正确认识市场规律,加快调整养殖结构,动员引导养殖户多出栏、快出栏,提高生产效益和畜产品商品转化率,助力农民增收;二是积极鼓励养牛户通过优化畜群结构、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减轻草场压力;三是建议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减轻养殖户养殖成本。

  (三)挖掘林业生产潜在价值,多渠道拓宽渔业销售途径。一是深挖林业生产方面的潜在价值,提高林业总体产值。建议在林产品采集及深加工方面下功夫,通过产品深加工,提高绿色产品的价值,调动林产品采集户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林产品采集的入统工作;二是充分利用乡村观光旅游,将观光休闲、田间采摘与垂钓等体验休闲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互联网+”和“旅游+”模式进一步促进渔业产品销量,增加渔业产值。

  2022年临江市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临江市社会消费品市场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的各项因素,全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贸易企业生机活力,但疫情散发对经济扰动明显,部分行业发展较弱,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2022年,临江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4.1%。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3.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9.7%。

  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销售下降14.8%,餐费收入下降11.3%。

  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5.1%;零售业完成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0.1%;住宿业完成营业额下降12.2%;餐饮业完成营业额下降26.5%。 

  分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29.6%,商品零售增长5.3%。其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增长11.6%、79.1%、2.9%。

  二、存在问题

  (一)临江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较少,缺少重点企业支撑。从数量上看,个体户数量占限额以上单位比重43.8%,法人企业比重占56.2%;产业结构上,临江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少大型重点企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助推支撑作用。

  (二)受疫情影响,临江市煤炭销售类批发企业受疫情物流影响及企业需求稳定等因素,此类企业销售额普遍下降。居民出行受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收入,消费受到限制,以及受电商冲击,“女神节”“双十一”等购物节直播力度大,“多多买菜”等团购形式以其便利性优势分散实体客流,影响零售业发展。旅游受阻,婚礼宴席停办等极大程度影响住宿餐饮业发展。

  (三)升级类、民生类商品增长放缓。临江市住宿、餐饮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恢复相对较慢。2022年,临江市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0%,较1-11月下降97.6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当月下降85.7%,比11月份当月回落93.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饮料类零售额增长79.1%,比1-11月下降297.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当月下降84.4%,比11月份当月下降16.4个百分点。

  三、意见建议

  (一)聚焦限额以上单位,增大市场消费体量。聚焦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挖掘符合标准的单位,培育成长型企业及时准确纳入限额以上贸易业统计范畴,做到不重不漏,应统尽统,增大限额以上单位体量,切实反应消费品市场情况。

  (二)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带动住宿餐饮业发展。当前已进入后疫情时代,生活回归常态步入正轨,利用此机会加强临江市特色旅游宣传营销,充分利用临江市“深呼吸小城”“最美县城”的环境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旅游文化活动。

  (三)开展商品促销活动,引导消费潜力释放。在确保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基础上,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与商务局等主管部门联合联动,举办内容形式多样化的美食节、旅游节等活动带动住宿餐饮业发展。通过云闪付等APP发放商超电子消费券和消费满减券的方式,促进社会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