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2022年浑江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3-03-28   收藏

  2022年,浑江区面对跌宕起伏的疫情形势与整体经济超预期因素的多重影响,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整体思路,积极落实省、市、区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措施,顶住各方压力稳固发展基础,各行各业逐步恢复,全年经济向稳向好。

  一、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4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5.4亿元,下降2.4%;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亿元,下降3.8%。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2.3%,上半年下降4.4%,前三季度下降2.4%,全年下降2.8%。从产业结构上看,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7.5:38.9:53.6调整到8.3:38.8:52.9。

  (一)一产稳定增长,农业生产基础稳固

  全年粮食小幅增产。全年播种面积0.82万公顷,增长0.4%;粮食总产量4.2万吨,增长1.2%。分品种看,稻谷产量3.6万吨,增长1.0%,其中玉米3.5万吨,增长1.2%;豆类产量5322吨,增长2.3%,其中大豆5149吨,增长0.4%。畜禽产量有增有降。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089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1858.4吨,下降21.4%;牛肉1451.3吨,下降1.8%;羊肉102.4吨,下降5.6%;禽肉3075.2吨,增长25.5%。禽蛋产量1849吨,增长8.4%。

  (二)二产小幅下降,工业生产稳步回暖

  制造业支撑有力。2022年全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7.7%,增长13.2%,上拉二产5.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7%;采矿业下降77.4%。规模工业企业收益亏损有所缓解。1-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8.9亿元,同比下降9.5%,利润总额9.8亿元,下降12.9%,分别比上年降幅缩窄了31.4、24.7个百分点。

  (三)三产受疫情影响较大,各行业缓慢复苏

  1.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比重降低。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8%,下拉GDP2.1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较上年减少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8%、6.8%、3.1%、7.5%、6.8%,下拉三产2.7个百分点。1-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4%,参与GDP核算重点行业下降40.6%。其中,商业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7%、13.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78.3%、35.5%、2.9%。

  2.消费市场高开低走。受疫情多轮冲击及同期基数翘尾等方面影响,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亿元,同比下降13.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增速低23.1、7.9、4.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全年累计增长1.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1亿元,下降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亿元,下降19.1%。升级类消费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分别比上年增长76.9%、38.8%。网络销售大幅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38.8%。

  (四)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增长,重点项目带动明显

  202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1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区属完成26.6亿元,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2.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区5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增长14.1%,占全部投资额比重64.5%,直接拉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2022年浑江区五大园区相继开工建设,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供给能力不足

  1.规模养殖尚未形成,养殖户承压能力不足。2022年末,畜牧业生产受饲料价格及出栏价格影响,成本上涨,收益减少甚至亏本,影响养殖户信心。全区猪存栏比上年减少23.7%,牛存栏增加10.4%,羊存栏减少33.0%。

  2.规模以上工业中资源性企业、低端制造业占比高,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相对较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2022年末,全区38户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及低端制造业21户,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5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户,占28.9%;高技术制造业仅有6户,占15.8%。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6.4亿元,同比下降7.9%,增加值35.8亿元,可比下降4.0%,其中区属下降4.8%。虽然近年来浑江区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受限于地域经济规模,大企业过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升级慢,企业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不强。

  3.服务业企业不确定因素影响复苏进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生活性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部分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下行压力较大,恢复正常水平仍需要时日。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共计20户,分布在9个行业,重点行业户数少,同时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卫星传输服务业及商业服务业,行业比较单一,一户企业数据的波动直接影响该行业GDP核算,如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变啦科技(白山)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下降78.3%,下拉GDP0.2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态势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缓解,2022年全区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45276平方米,下降72.5%;销售额2.1亿元,下降67.9%。

  (二)需求缺乏活力

  1.投资增长基础不稳固。一是投资项目个数少,规模小,后续支撑乏力。2022年,全区159个在库项目,年末退库87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1个,比上年少5个,其中新开工3个,比上年少5个,没有10亿元以上项目。二是在基础设施、工业和房地产三大投资领域中,除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增长外,工业、房地产业投资降幅较大,成为制约投资增长的关键因素。2022年,全区工业投资下降11.2%,其中制造业下降27.4%;房地产投资下降73.2%。三是民间投资缺乏活力,2022年下降9.4%。

  2.本地电商活跃度不高,线下实体消费体现不足。从消费方式上看,电商对传统实体消费分流明显,但浑江区本地电商处于初期,发展滞后,加之本地制造业不发达,销售产品又都集中在土特产及附加值不高的产品上,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购物需求,商品购买力外流现象严重。本地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的商品零售虽然增速较快,但占零售额比重仅为0.4%,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几乎没有拉动作用。

  三、2023年经济形势预判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浑江区打造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引领者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全球“乌卡(VUCA)”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全力以赴确保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有进”高质量运行的任务依然艰巨。

  (一)从利好因素来看:一是后疫情时代,消费市场有望出现快速反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2020-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年平均下降7.0%,明显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从1月份商务局监测的重要企业销售数据来看,随着防控政策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居民消费需求正在加速释放,有望向疫情前的增速水平加快回归。二是完善“五大园区”基础设施,加快“筑巢引凤”进度,将为浑江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医药产业园区、轻工业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五大园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利用定制化厂房“筑巢引凤”,引进企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浑江区的经济发展。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发挥支撑经济发展和优化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自2022年以来,浑江区转变思路,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适度超前开展一批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了经济稳步恢复。2023年,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支撑将进一步显现。四是服务业恢复仍有较大回升空间。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三年平均增速仅为2.9%,较2018-2019年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有望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二)从不利因素来看:一是疫情可能有反复,加之世界经济正陷入新一轮深度衰退,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根据国际经验,疫情会出现几波,我们已经经历从新冠到德尔塔到奥秘克戎,未来还有什么变异,我们很难预测,对提振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很难预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犹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在,企业家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仍显不足。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但民营投资降幅更大,下降9.4%。二是消费信心不足,增加储蓄防预期。受三年疫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普遍出现预防式储蓄。2022年末,白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843.4亿元,同比增长15.4%,而住户贷款余额121.1亿元,增长7.4%。这就意味着,即使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经济社会生活趋于正常,但由于疫情期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物价又在持续上涨,消费能力的积累和消费信心的恢复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未来可期。预计2023年浑江区总体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将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