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一网搜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分析
建筑市场运行短期受阻 筑底企稳发展态势向好
信息来源:白山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曹莹   发布时间:2023-02-21   收藏

  2022年,白山地区面对疫情阶段性多点散发,影响有效施工期大为缩短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市委、市政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保障施工安全,全市建筑业采取适当调整施工时间、努力协调资金投入等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企业增产增收,建筑业整体呈现波动式低开高走态势,建筑市场筑底企稳,后续发展态势向好。

  一、2022 年白山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小幅下降。受阶段性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白山市建筑业总产值呈现小幅下降态势,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78亿元,比上年下降9.0%。从全年走势上看,一季度下降37.6%,为年度最低点,上半年下降1.8%,前三季度下降15.1%,全年建筑业增速呈现低开波动式回升态势。

  (二)省外市场及新签订施工合同额增速下降明显。2022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在全国各个省份共完成产值7406万元,同比下降67.1%,仅占本年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的2.0%。140家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签订的合同额达 71.04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但其中新签合同额38.16亿元,同比下降17.9%,比上年下降 64个百分点。

  (三)全市建筑业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为主,同业竞争激烈。全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按行业分类分别为房屋建筑业19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14.96亿元、建筑安装业 1.87亿元、建筑装饰和其它建筑业0.95亿元,产值占比分别为51.8%、40.7%、5.0% 及 2.5%,而企业占比分别为46.4%、34.3%、6.4%和 12.9%。在房屋建筑业中,住宅房屋建筑企业占比达到100%。在土木工程建筑业中,市政道路工程建筑企业占比达到76.6%。在建筑安装业中,电气安装企业占比达到87.5%。这表明全市建筑业企业专业相对集中,同业竞争激烈。

  (四)建筑业生产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关联性差异较大。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波动性增长趋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列第六。全市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性差异较为显著。从建筑业总产值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浑江区、江源区、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临江市分别为:37.4%、13.2%、9.6%、26.7%、7.6%、16.5%,根据建筑市场供求情况可知建筑业总产值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般在30.0%以上,仅有浑江区超过此比重,表现出二者较强的联动性;其他县区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小,受投资的拉动较弱。

  (五)产业集中度较高。按建筑业总产值完成额高低排序,前10家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占全市总产值比重达40.8%。前20家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6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比重达67.1%。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13家,产值达19.2亿元,产值占比为52.2%,企业占比为9.3%。表明产业集中度较高。

  二、建筑业发展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外部环境影响,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全市建筑业受阶段性疫情影响虽然整体发展有序,全年表现为波动式增长态势,但一直处于与同期呈现下降状态,特别是到年底仍未达到增速正增长。进入2023年,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建筑业发展将继续面临挑战。

  (二)竞争能力不强,市场份额萎缩。一是生产任务较上年减少。2022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增长0.7%,较上年减少35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下降17.9%,较上年减少64.1个百分点。这说明2022年建筑业市场签单大幅下降。二是外埠市场份额减少。白山市资质建筑企业整体开发能力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和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能力参与大型竞标,缺乏“走出去”的开拓能力。2022年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外省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上年减少了6.9个百分点。三是本土企业在本市市场份额占有率偏低。在白山市各种项目投资和项目开发中,来自市外的建筑业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大的投资项目,如投资13亿元的现代冷链物流枢纽中心项目、投资7.8亿元的中朝贸易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若干过亿元的煤矿井下技改项目均被辖区外建筑业企业承揽,白山的建筑业企业能参与的大项目太少,全年有24户建筑企业无任何作业量。2022年,全市完成建安投资额155亿元,而全市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市内建筑业总产值36亿元,仅占建安投资的23.2%,有76.8%的建安投资是由外来建筑业企业完成的。

  (三)资质等级偏低,企业规模弱小。白山市的资质建筑企业户数处于全省各市州下游。资质企业中的特级企业尚为空白,一、二级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3.6%和23.7%。全市资质建筑企业资产过十亿元的仅有1户,产值过亿元的仅13户,不及全市建筑业企业户数十分之一。缺少高资质大型企业集团,承揽工程能力不足,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不能参与竞争,在部分专业性较强或者质量要求高的重点工程招标过程中,本地建筑业企业常由于业绩、资质、融资能力等达不到要求被拒之门外,外地来白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致使白山市建筑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四)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融资困难。建筑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行业利润率逐年降低,再加上工程量减少,原材料价格日渐攀升,工程款项难收回,人员工资、金融机构利息、各项税费、水电费、店面租金等均需支付,建筑施工企业可流转的资金有限。同时,由于建筑企业性质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国有性质,相较于其他制造业或服务业,利润率低、资金回收慢且存在风险,所以银行一般不愿将资金投向建筑施工企业,导致大批企业资金极度紧张、经营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运转十分艰难。2022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应收帐款达33.67亿元,占企业流动资金近一半。

  三、关于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建筑企业本地化经营。鼓励支持在我市承接重大项目的央企、区外优质企业在本地注册成立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安家落户”后且承诺一定年限内不迁出的企业按资质等级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信用激励及工程项目扶持。

  (二)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制定建筑业企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研究推进建筑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建筑企业建设用地和办公用房,以优惠政策培育扶持总部企业。支持各县(市、区)制定土地、财政、人才、住房和子女入学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央企、国企、优质民营建筑企业到我市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投融建营”一体化建筑业全产业链骨干企业,增进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合力发展,增强企业归属感、凝聚力。

  (三)降低建筑企业税负。积极落实建筑行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税负。加强上门走访,分批分类指导有条件的建筑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强建筑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指导各县(市、区)定期举办建筑企业税收优惠培训班。

  (四)增加本地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住建、水利、交通等领域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完善招投标文件范本,在招投标中加强企业诚信分的应用,将企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纳入考评指标。对本地建筑企业尚没有能力承揽的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市外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竞争,指导本地建筑企业在高、精、尖项目上取得突破。推动建筑业企业与各级政府平台公司深度合作,提升企业“投融建营”综合管理能力。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推行信用良好的建筑业企业以工程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建筑材料、工程设备、企业自建工程作为增信措施申请银行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担保方式、利率优惠等方面对有市场、有信用的建筑业企业予以支持。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