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白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全力推动投资项目开复工建设,截止到9月末,白山市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白山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提高29.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
从项目类别看: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5.9%,比一季度提高3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94.1%,较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42.2%,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9%。
从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投资增长2.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98.8%,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中央项目投资同比下降61.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2%。
从建设性质看:新建项目投资增长15.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6.3%,较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下降14.3%,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4.9%。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一)大项目引领投资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39个,占全市施工项目个数的比重为22.1%,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为55.1%,较去年同期提高1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增长13.3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个,较去年增加1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38.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2%,较去年提高12.9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3个百分点。
(二)二、三产业投资齐头并进
前三季度,全市二、三产业投资自一季度以来同步首次实现增长,完成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2%,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97.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比一季度提高3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8.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比一季度提高36.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8.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
前三季度,白山市正在施工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307个,占全市施工项目个数的比重为48.7%,较去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投资额同比增长18.4%,比一季度提高43.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3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4.1%,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以国有控股为主体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51.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1个百分点。
(四)工业投资势头向好
白山市聚焦产业兴市,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培育绿色食品、医药健康、矿产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比一季度提高3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以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主的采矿业投资增长63.2%,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6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5个百分点;以矿泉水技术改造为主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增长85.2%,较去年同期提高117.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7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从前三季度全市投资运行趋势来看,虽然全市投资增速首次转正,但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等制约全年投资实现稳增长目标的问题仍需关注。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明显。受外部环境影响,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收紧,购房人次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较慢、融资困难,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情况同比下降42.2%,增速低于全市投资4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64.7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完成情况环比下降9.8%。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9%,较去年同期比重下降4.5个百分点,负向拉动全市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
(二)第一产业投资持续回落。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7.3%,较一季度回落82.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8.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52.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投资下降67.0%,林业投资下降17.7%,畜牧业投资下降13.0%,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2.4、82.3、43.7个百分点。从施工项目看,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正在施工项目45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个,其中,计划总投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3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个。
(三)民间投资主体意愿不强。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影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加上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仍在持续,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投资意愿降低。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市投资24.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0%,较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完成额占全市的投资比重为41.7%,较上半年下降14.5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负向拉动全市投资增速14.1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重点项目监测力度。按照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实行项目跟踪制,成立重大项目专班,加强跟踪监测,紧盯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和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题进行分解,聚力攻坚项目制约要素,明确责任、目标、时限,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通过跟踪服务推动项目落实,从而全力保证项目建设进度,提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增强重点项目对全市投资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抢抓有效施工时间。抢抓冬季落雪之前有限的宝贵施工期,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具体规划,争取做到落雪之前忙室外,雪季来临做安装,三九寒天干室内,尽量减少季节因素对投资进度的影响,最后,有关责任部门指导督促加快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用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准备工作,确保拟开工项目年前做完征拆前期准备工作。
(三)发挥园区引领作用。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谋划项目,加速推动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结合现有的轻工业产业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园、医药高新产业园、食药纳米产业园、白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做好项目施工服务工作,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同时,以园区为着力点,加快引进入驻企业、研发基地等工业龙头项目,确保2023年园区投资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四)着力扩大一产投资。抢抓乡村振兴机遇,着力扩大农林牧渔业投资规模,加快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集中力量谋划一批大项目、优质项目,挖掘亮点、树立典型、打出声势,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行业主管部门紧盯计划实施的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如全市15个肉牛产业项目,确保已入统的新建项目加速施工,未入统的倒逼了解原因,做好前期手续办理服务,助力项目早施工、早入统、早投产。
(五)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持续推进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放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准入,在市政、交通、水利、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筛选一批优质项目,以国有资本撬动,吸引民间资本。各级各有关部门分级分类公开推介一批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明确优惠政策,建立与民间资本对接桥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活力和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