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山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工业提振活动,大力推进“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在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不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投资呈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克服新冠疫情负面影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全市工业投资运行情况
1-7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速首次止跌转增,同比增长4.8%,分别高于一季度、1-4月份、1-5月份、上半年的工业投资增速33.4、37.9、36.4和14.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比重为44.7%,较去年同期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12.6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15.9%,拉动工业投资2.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4.0%,拉动工业投资9.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57.2%。
二、全市工业投资运行特点
(一)建安工程投资力度加大
随着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快,为消除新冠疫情影响,紧抓“金六银七”施工黄金期,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建安工程量大幅提高,工业建安投资自年初以来首次由负转正。1-7月份,全市工业建安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5.1%,较上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比全市建安投资增速高21.6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投资增速高10.3个百分点;工业建安投资完成额占全市建安工程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6.5%,较去年同期比重高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建筑工程完成投资增长17.4%,增幅比上半年高28.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8.9个百分点。
(二)新入统项目质量提升
自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全市深入开展稳投资攻坚行动,有效帮扶企业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新入统项目质量明显提升。1-7月份,全市新入统工业投资项目84个,占全市新入统投资项目的比重为36.4%,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个;新入统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56.2亿元,同比增长49.4%,项目平均规模6695万元/个,同比增长218.5%;本年完成投资26.01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4.1%,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1%,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额增长690.7%,拉动全市工业投资29.9个百分点。
(三)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1-7月份,全市正在施工计划总投资5000万及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5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同比增长28.6%,占全市正在施工的工业投资项目个数比重为32.7%,较去年同期比重高15.7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41个,同比增加12个,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6个,增加3个。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完成额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8.6%,较去年同期比重高26个百分点,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8.6%,较去年同期增速高94.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投资在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2个,完成额占全部工业总投资的45.4%,同比增长15.3%,拉动工业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
(四)医药制造业投资贡献明显
随着“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的规划建设,作为产业原料和健康产品生产基地的白山市,抢抓机遇,大力挖掘长白山道地药材特色资源,全力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和化学药剂生产等协同发展,打造现代医药健康产业集群。1-7月份,全市医药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恢复,同比增长16.9%,增速分别高于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和全市投资增速2.9、12.1和27个百分点;投资完成额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4.9%,较去年同期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和全市投资增长3.8和1.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投资的贡献率高达78.2%。
(五)食品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全市坚持质量为先,大力推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蓝莓、山核桃、软枣猕猴桃等天然食药资源,形成原水和健康饮品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全面打响长白山原生态、无公害高端食品制造品牌。1-7月份,全市食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2%,投资完成额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2%,较去年同期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投资的贡献率为81.2%;其中,农夫山泉的四个矿泉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快速推进,本年合计完成投资4.3亿元,带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5%。
三、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技改投资乏力
1-7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6.0%,低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2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0.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6.9%,分别比上半年和区去年同期回落1.1个和2.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技改投资方面看,采矿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5.9%,负拉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6.4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下降6.6%,负拉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4.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改投资下降72.3%,负拉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5.1个百分点。
(二)工业民间投资低迷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影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加上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仍在持续,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投资意愿降低。1-7月份,全市工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2%,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25.3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投资增速低20个百分点;工业民间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2.7%,比上半年所占比重低2.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比重低2个百分点。
(三)县区工业投资发展不均衡
1-7月份,从各县(市、区)工业完成投资额来看,各地工业投资的发展并不均衡。从所占比重来看,临江市、抚松县、江源区、靖宇县、浑江区、长白县工业完成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2.1%、31.4%、17.8%、10.5%、8.1%、0.1%;从各县(市、区)工业完成投资增速情况看,靖宇县、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浑江区、长白县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95.7%、23.8%、5.6%、-13.9%、-20.2%、-79.0%。
四、全市工业投资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工业投资项目储备
培育发展重点特色制造业,重点实施一批体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建设,新开工和竣工一批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点项目,构建新型制造业布局体系,打造现代特色产业集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发展后劲。继续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医药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
(二)推进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
将“补短板”作为提高工业投资的重要发力点,聚焦“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3000亿元发展目标,结合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加大注入高附加值产业投资,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突出发展专精特新型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大力支持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加速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制造过程、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
(三)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建议加强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建立重点工业项目与资金联动的长效机制,从而增强技术改造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扶持、鼓励作用,调动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建议建立白山市技术改造项目库,定期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企业针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
(四)加强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服务职能
针对企业提及的希望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建议,应积极组织研究如何进一步简化项目投资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确保工业企业的投资意愿能尽快转化为实际投入。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归并整合行政审批职能、大力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实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度,加快网上审批推进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工业投资项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