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浑江区特色产业现状
(一)特色农业产业现状
2017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00公顷,优化种植结构后,粮食作物、特色作物、蔬菜作物比例为65:25:10。近年来,浑江区不断加大特色农业产业投入,特色农业所占份额不断增大,木耳、玫瑰花、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深加工企业不断增多。
全区录入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16家,出资总额3.0亿元,参与农户3900余户,其中包含2个国家级示范社和5个省级示范社。
全区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95户,拥有规模标准化养殖企业35家,其中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省级储备肉活畜储备单位1个。
(二)煤铁等传统产业现状
全区现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探矿勘探企业共115户。其中:煤矿10户,非煤矿山企业61户;露天铁矿5户,露天矿山2户;危险化学品33户:危险化学品生产4户,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2户,危险化学品无仓储经营9户,加油站18户,烟花爆竹3户。
(三)旅游产业现状
近年来,浑江区旅游业以龙山湖景区、青山湖景区、四方山枫叶谷为依托,积极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扶持一批具有朝鲜族、满族特色风情的农家乐,打造全景浑江,实现全域旅游,目前已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农家乐47家,初步形成了融自然风光旅游、红色旅游、边境风情旅游、长白山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旅游新格局。已培育形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3个;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1个(七道江会议旧址);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板石矿山公园);有旅行社16家。
(四)城区服务业现状
2017上半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1万美元,5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网店注册工作,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2.31亿元,同比增长10.9%,占GDP比重42.4%,高于同期GDP增速5.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4.01亿元,投资增速6.6%,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1.2%。
全区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服务业私营企业1240户,1-8月,全区纳税30万元以上规模服务业企业12户,实现纳税金额2129万元。重点推进服务业攻坚项目14项;截至9月末,浑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本草科技有限公司休闲农业项目、佳合友谊宾馆、鹏翔物流二期项目、隆府大厦、山货商贸科技大楼建设项目、浑江区七道江镇沉陷区整治及农业观光产业建设项目、白山市浑江区溪华园养老公馆项目、万亩玫瑰种植及玫瑰花海休闲小镇等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当年投资12.5亿元,已完成投资1.6亿元。
二、现存问题与几点建议
虽然浑江区特色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不到位,资源配置不理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较少、产业规模小,大规模、大集团经营模式还未形成加之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全区绝大部分涉煤涉矿企业都处于停产、整改阶段,对完成全区年初既定工作目标影响较大,建议今后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靠的是项目,发展好坏比的是项目,实力强弱体现在项目。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加强产业集聚,全力做大主导产业,继续推进大健康产业园区和硅藻土产业园区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整体工作,尽早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二是放大招商引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吉商大会、东博会等各种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三是抓好重点招商项目建设,确保年末完成各项指标。解决重大招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使签约项目快注册、快开工、快建设,确保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要储备一些明年新开的招商引资项目,实现良性循环,有序推进。
(二)全力抓好经济总量扩充
一是以优化存量提质量。坚决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鼓励优势企业逆势扩张、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精准化、差别化配置,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二是以扩大增量促转型。加强对竣工投产项目跟踪服务,促进产能释放,提升投资效率。三是以创新发展增效益。积极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四是以优化服务助升级。实施工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性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培育工程,构建企业成长全覆盖的培育引导体系。
(三)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2017年仅剩两个月的时间,紧紧咬住全年目标不动摇,做好经济运行监测。一是稳定工业经济运行。进一步调动镇街、包保部门等能动性,形成合力,促进企业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筛选一批有救助价值的企业嫁接重组,盘活土地厂房,帮助永安矿业、东圣焦化等停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脱困、复产。二是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在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企业有力扶持,引导和一硅藻泥、东森环保、晟鸿科技等一批中小企业尽快壮大,推进曙光工贸石油配件、双顶金矿等项目早日达产达效。三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规模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引导企业深度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促进服务业发展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增强白山市中心城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市民游客服务需求,提升旅游集散地服务功能,重点推进龙山湖国际旅游景区、北山公园休闲娱乐区、老道洞生态休闲度假区加大青山湖景区、泰安湖满族风情园、三道沟温泉度假村、三岔河村打造户外基地和“雪岭”冬季冰雪旅游区等一批旅游项目,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层次,不断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的同时促进旅游业品质提升,效益突破。大力促进养老、家政、文化体育等领域消费,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健身、医疗等服务机构,推进以合兴购物中心、山货庄购物中心为中枢的传统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体育健身、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