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向上。1-9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7亿元,下降3.7%。
(二)乡村市场增长较快。1-9月份,全区城镇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7亿元,同比增长6.6%;乡村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增长13.8%,总体看来乡村市场比较活跃。
(三)批发业、住宿业明显好转。1-9月份,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为30.2亿元,同比增长11.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为110.4亿元,增长10.4%,批发业形势较好,而占社会消费品总额主体的零售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到整个零售额的增长。住宿餐饮业出现恢复性增长,1-9月份,全区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为4.0、20.9亿元,增长8.6%、9.8%,住宿餐饮业状况有所改观。
(四)主要商品增长情况
出行类商品表现不一。1-9月份,全区汽车销售企业不断加大促销力度,一定程度上带动市场回暖,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0%,而另一方面,由于油价低位运行影响,导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7.6%。
吃、穿、用类保持增长。1-9月份,全区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0%;日用品类增长0.2%。
通讯器材类、珠宝类保持较快增长。1-9月份,作为居民主要的消费升级商品的通讯器材类、珠宝类增长较快。全区限额以上通讯类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当月增长16.4%,金银珠宝类增长1.8%。
二、当前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宗商品销售依旧疲弱。受经济形势影响,大宗商品量价齐跌,需求不足。石油、文化办公用品等生产型大宗商品销售额继续回落。1-9月,全区限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7.6%、44.6%。
(二)汽车销售步入增长周期。收入预期不确定等因素影响,1-9月份销售情况较好,今年的总体销售情况看形势乐观,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8.0%。
(三)企业经营仍然困难较大。1-9月,从全区贸易限上法人企业经营情况看,不少企业销售额下降。同时面对网购的竞争,人员、场地成本的上升。企业经营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三、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及趋势判断
在看到消费市场发展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利好因素正在不断形成,且影响程度正在逐步加大。
一是房地产市场回暖有助于形成市场热点。在国家出台新的房市政策,以及银行的降息、降准,利好政策叠加效应与购房需求的碰撞,推动近期楼市出现了上涨行情。房地产业的回暖升温已然带动了以建筑及装潢材料为主的家居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
二是新的消费趋势逐步形成。在国家提倡节约等号召影响下,市场进入以大众需求和平民消费为主的新大众消费时期,并且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大众消费升级也将持续,带动各种消费的的快速增长。同时小微企业享受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政策,经营成本的下降也将促进小微贸易经营户发展加快。
三是部分日用品关税大降。随着我国降低部分服装、护肤品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以及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回流和国内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有着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消费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以及消费环境的有效改善,全区消费品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