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5.7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继续收窄。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2%,二季度增长8.7%,增速呈现平稳放缓走势。
(二)城乡消费市场协同发展,乡村市场增速加快
从销售区域看,1-6月份,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32.2亿元,同比增长8.7%,城镇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9.0%,乡村增幅高于零售额增幅1.2个百分点。
(三)旅游引领消费市场,餐饮收入增势加快
随着长白山旅游旺季的到来,“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节推出了系列活动,涉及户外运动、特色美食、乡村民俗文化等,覆盖全市六个县(市)区,受文化旅游节的影响和带动,住宿餐饮企业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高于全市零售额增幅4.3个百分点。
(四)商品零售增速平稳,小型企业商品销售继续回升
从商品消费形态上看,全市商贸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12.8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低于全市零售额增幅1.2个百分点,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7.4%,仍然是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主动力。从商贸企业规模上看,小型企业商品销售继续回升,大中型企业有所放缓。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增长3.4%;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0.3%,限额以下增速高于限额以上6.9个百分点。
(五)生存型消费增幅收窄,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生存型消费有所回落,粮油食品类增长4.1%、饮料类增长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增幅同比分别回落3.2、2.8和6.4个百分点。
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讯器材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10.5%、12.7%和18.0%,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出行类消费企稳回升,受国内油价回稳等因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0%,增幅有所回升。
二、支撑消费市场稳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预期趋于平稳向好。据二季度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预期经营状况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在全部调查的商贸企业中,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认为本季度业务量比上季度加快和持平的占比分别为21.4%和78.6%;认为本季度盈利增加、持平和减少的占比分别是21.4%、71.4%和7.1%。在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合理预期中,以及对下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上看,多数企业预期为持平心态,而预期乐观的占比分别为21.4%和28.6%。总体来看,商贸企业对企业经营情况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合理预期,对下期消费市场的平稳运行有一定的支撑。
(二)旅游消费拉动作用强劲。长白山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白山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开发和宣传,慕名来长白山旅游者越来越多,使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温泉小镇和望天鹅风景区等旅游项目日臻完善,今年再次迎来旅游高峰、旅游业的火爆,有力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白山经济增长。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2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9亿元,分别增长16.4%和21.3%。
(三)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并直接反映到消费市场。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270元,同比增长7.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75元,增长7.5%。随着白山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稳步回升,居民消费信心不断提高,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支撑。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重点商贸企业经营形势下滑明显
受成品油价不断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影响,成品油销售额持续在低位徘徊。受政策环境整治影响,高档烟酒销售明显减少,烟草糖酒类销售企业运营出现下降,1-6月份,烟酒类商品零售1.8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受汽车拥有量日趋饱和以及居民购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再加上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的影响,部分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出现下降,1-6月份汽车类销售额下降3.3%。
(二)线上购物对传统零售市场的冲击现象长期存在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全市传统零售业中的百货零售企业冲击较大,尤其以服装鞋帽类商品为主的实体零售业增长趋缓,后劲不足。上半年,在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增长2.8%其中服装类和鞋帽类商品仅增长1.6%和1.5%,远远低于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7%的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三)新的消费热点目前尚未形成
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消费市场仍然缺乏有效的消费热点。另外,在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情况下,反映实物型消费的零售额增速必然会受一定程度影响。而新的消费热点形成也需要一定的培育周期,在短期内不会显现出较明显的刺激效果。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收入增加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进一步拓宽居民的就业、创业、投资、社保等增收力度,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体制改革,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改善“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现状,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商贸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促进商贸企业加快调整转型。从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结构性改革出发,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支持商贸企业打造具有“互联网+商贸流通”等特色的商贸模式,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以住宿餐饮业企业调整转型为契机,合理规划本地住宿餐饮市场业态和布局,努力实现高中低档相结合、各类特色餐饮相结合的大众消费市场布局,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服务业消费领域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将成为今后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抓住服务业消费市场发展的商机,突破传统消费观的束缚,加快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大力培育绿色、健康、休闲、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性消费领域,以提高服务消费水平为契机,在消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多层次、多渠道培育和扶持新型消费热点。
(四)充分发展旅游产业,提高旅游消费需求。在“新常态”背景下,个性化、多样化的休闲、度假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热点,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白山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城市周边涌现出一批乡村田园、绿色生态、边境风情等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山庄,与遐迩闻名的长白山旅游相得益彰。要充分发挥好长白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好资源牌,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转,积极完善提升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