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山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民营经济的崛起和民间投资的活跃。2015年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关键时期,白山市民间投资(含房地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下同)占比及增速开始回落,到2016年底增速为负。如何进一步促进白山市的民间投资,使民间投资更好接力政府投资,进而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白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从白山市民间投资发展历程、结构分布情况入手,分析当前白山民间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推进民间投资稳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近年白山市民间投资情况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指集体、私营、个体性质的内资企业以及其控股企业投资,与之相对应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和外企投资。近年来,白山民营经济呈现较好发展势头,对经济发展贡献率逐年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显著增强,是白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一)近年白山民间投资发展进程
1.近十年白山民间投资发展迅猛。过去的十年间,白山市作为资源性城市,白山市委市政府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加强煤、铁、镁、硅藻土、黄金等开发利用,加之国家鼓励民间投资措施的大力推进,一大批针对黑色及有色金属招商引资项目建成投产,而这样的项目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在2010年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就超过50%,随后一路攀升,2014年占比达到78.9%,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力量。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覆盖各个经济领域,民间资本投资也迅速占领了经济各个行业。
2.各县(市、区)民间投资发展不均衡。从2016年各县(市、区)完成民间投资占当地全社会固投比重情况来看,各地民间投资的发展不均衡,前两位的浑江区、江源区2015年占比超过80%,2016年民间投资占比不同程度下滑但还是在80%以上;临江、长白、靖宇三地在2015年占比在60%以上,2016年靖宇民间投资占比超过70%,临江占比下滑2个百分点但仍在60%以上,长白占比下滑到49%;抚松县民间投资占比始终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2015年占比近60%,2016年下滑到48%。
3.白山民间投资占比与全省总体水平接近,2015年开始回落。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白山市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投比重一直略高于全省水平,但自2015年起,受周期性、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民间投资逐渐下行态势明显。2015年占比76.5%,较2014年占比回落2.4个百分点,但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7个分百分点;2016年继续下滑达到7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加大基建投资,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增速开始分化,2015年末民间投资增速8.7%,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2016年底同比增速下滑至-6.4%,低于全社会固投增速11.4个百分点。
(二)2016年白山市民间投资行业分布现状
1.2016年白山民间投资占比及增速均呈间断性下滑
2.民间投资相对集中在第二产业
民间投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民间投资投向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和所占比例很小。2016年,全市第一产业民间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21.4%,占全部民间投资的11.5%;第二产业民间投资288亿元,同比下降11.3%,所占比重为62.6%;第三产业投资130.7亿元,同比增长7%,所占比重为25.9%。从三次产业增速来看,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比下滑主要是受第二产业拖累。
3.制造业民间投资占据半壁江山,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位居其次
从具体行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所属行业是民营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占绝对优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全市制造业民营业投资完成230.7亿元,占制造业投资96.7%,占第二产业民间投资80.1%,占全部民间投资48.8%,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制造业内部,除吉林森工集团、吉林盐业及各大通信公司投资的项目民间资本还没有进入外,其他行业均为民间投资。从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民间投资看,批零贸易住餐业及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占比相对超过其他行业。2016年,全市批零住餐业民间投资28.2亿元,占第三产业民间投资比重为21.6%,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6%;全市房地产业2016年完成投资22.7亿元,占第三产业民间投资的17.4%,占全总民间投资的4.8%。其次投资较多的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占三产民间投资的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占三产民间投资的11.7%)。
4.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重点项目民间投资现状
2016年,全市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入联网直报库投资和房地产项目209个,计划总投资741.9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235.4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项目152个,计划总投资356.1亿元,占全总5000万以上项目48%,2016年完成投资129.2亿元,占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54.9%。这其中仍是第二产业占比优先,如修元寒武奥陶矿泉水生产、富德麦饭石矿泉水生产、春柏药业等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民间投资80亿元,占重点项目民间投资的61.9%。
二、当前白山民间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白山市民间投资虽然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但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仍存在总量较小、投资领域不宽、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当前白山市矿产资源优势不再,“老三样”煤、林、铁逐渐退出支撑地位,部分民营企业经济效益迅速下滑,使得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
(一)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市场需求不振,加之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要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目前处在停产转型阶段。如过去白山市所依赖的钢铁、煤炭、木制产品加工等行业,民营企业是这些行业的主力军,效益却逐步下滑,造成民间投资信心不足。
(二)白山民营制造业企业大多位于各产业链的低端,投资领域难以拓展,如大部分开硅藻土企业,目前的资金和规模尚不能支撑企业进一步投入高精尖技术来深入开发硅藻土的利用价值。而要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又面临投入多、资源缺、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困境,从而影响了民间投资积极性。
(三)由于白山民营企业总体实力不够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使得他们不能或者说不敢进入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投资。加之民企在融资、人力、项目建设费用等各种成本居高不下,民间投资意愿表现不足。此外,近年来萎靡不振的股市和销售不畅的楼市也使得部分民间资本出现缩水,削弱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四)部分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高,“隐形门槛”、“身份歧视”仍然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三、借力供给侧改革,促进白山民间投资进一步释放活力
当前,民间资本在促进白山经济发展、调整投资结构、扩大社会就业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对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间资本投入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对待”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范围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重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医疗、教育、金融、商贸流通、科技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在享受财政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拥有与其他企业同等的待遇,并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二)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降低投资成本,提升民间投资发展水平
政府要做好民间资本的投资检测分析与信息引导,扶持民营龙头企业,将各行业民营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其他投资重点项目,优先列入民间投资重点项目计划。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民营企业集聚发展,完善民营企业政策支撑体系和境外服务体系。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要发挥政策性资金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对民间投资的扶持力度,对符合白山产业特点、发展前景好、促进转型升级,带动能力强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或政策支持。并尽快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让民间投资者放心投资。
(四)民营企业也要积极走出去,学经验取真经,强化自身发展能力
民营企业自身也应该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同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创建科研机构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民企与国企在竞合关系中共生共荣。